我愛吃鳳梨,我的小孩也愛吃鳳梨。看到鳳梨的新聞,替鳳梨農夫感到擔憂。
簡單從外交面說一下我對這件事的看法。
先說結論:這是中國政府對台灣政府想改善兩岸關係的決心測試。
邱太三上任陸委會主委,首要之務是改善兩岸關係。他拋出「春暖花開」,國台辦馬曉光馬上接球說「東風雨露就是九二共識」。
簡單說,兩人都還在拔草測風向。
中共當然不會天真認為小英政府會馬上接受九二共識,但拋了一個球,就看小英怎麼接。
無辜的鳳梨,在這個兩岸關係尷尬詭異的時刻,成了犧牲品。
中國政府想觀察的是,小英政府是不是真的想改善兩岸關係。中共要看的是,台灣的回應基調。
台灣鳳梨真的檢疫出有害生物嗎?我不太相信,而這也不是那麼重要。這件事的本質,是政治。
根據媒體報導,去年我國鳳梨外銷中國的數量達3萬1311公噸,占鳳梨外銷量96.5%。3萬多公噸,嚴重嗎?
當然嚴重。但有到會動搖國本嗎?也不至於。台灣的經濟底子,不至於沒辦法承受這一波,台灣政府還是有能力救濟辛苦的鳳梨農夫。
中國觀察的是,小英政府過去主打的抗中保台基調,會不會調整?
蘇貞昌今天說,這件事目前定調在 #檢疫層次,而非政治層次。
同時,小英雖然透過臉書表達譴責,但臉書的圖跟文字,嚴格來說,譴責力道並不特別重。
有趣的是,邱太三的回應,他說「兩岸有簽農產品檢疫和檢驗合作協議,相信雙方業務主管機關絕對可以就機制協商做後續應處」。
不要忘記,「海峽兩岸農產品檢疫檢驗合作協議」是馬政府時期於2009年簽訂的。
邱太三引述了馬政府時期兩岸簽署的協議,背後的政治意涵是什麼?
上述這些訊號,相信中國政府正在密切觀察。
#鳳梨
#吃起來